对象不能犯,也称为“客体不能犯”,是指 由于行为人的认识错误,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作用范围内,或者具有某种属性而使得犯罪不能既遂的一种犯罪未遂状态。
具体来说,对象不能犯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行为指向错误的对象:
行为人误认为存在某个对象而实施犯罪行为,但实际上该对象并不存在。
对象属性导致的不能:
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具有某种属性,使得犯罪无法达到既遂的目的。
行为过程错误: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错误认识,使得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未能有效作用于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对象不能犯与工具不能犯是相对的概念。工具不能犯是指行为人误用了工具或手段,导致无法实施犯罪或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法律上,对象不能犯可以构成犯罪未遂,但具体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处理,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较小,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定为无罪。
综上所述,对象不能犯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认识错误,导致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在行为过程中不在有效作用范围内或具有某种属性,从而使犯罪未得逞的一种犯罪未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