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改革都是对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规划,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则是当今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该局的诞生,可谓正逢其时。历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1/5/13日正式挂牌成立。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它被确定为副部级单位,这意味着它拥有相当的权力和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而局长、副局长等主要领导职务的设置,以及170名行政编制的配置,则为该局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 预防疾病传播:通过监测、预警、调查和研究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控制各类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
- 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疾病暴发、流行趋势和变异情况,为疾病控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推动疾病防治策略和政策:根据疾病流行病学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疾病防治策略、政策和指南,提高疾病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疫情: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传播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在疾病防控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 促进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健康知识和防病意识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实践。
在政策层面,总局通过制定和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为地方机构提供了操作指南和依据。同时,总局还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会,为地方干部提供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更新。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地方机构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
在技术层面,总局向地方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协助他们开展疾病监测、病毒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总局还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疫情信息和防控技术,提高地方机构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总局发挥着统一指挥和协调的作用,及时调集资源、指导工作,确保各地应急处置措施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蔓延和影响。
然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代表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战略转型,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传统上,卫生健康工作主要是围绕着疾病治疗展开,而忽视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它将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