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的界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具体如下:
训诂学角度
古人认为,只顾自己就是私,与人共享就是公。私指的是个人或私人领域,而公则指多数和全体。
法律角度
在法律上,“公私”通常指的是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公共财物是指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财物,如国有资产、集体企业的财产等;私人财物则是指公民个人合法拥有的财物,包括通过合法劳动所得、继承、赠予等方式获取的财产。
利益关系角度
根据调整的利益关系的性质,公法主要调整公共利益,私法主要调整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私人利益则涉及个人或组织的具体利益。
法律关系主体角度
如果一个法律关系中,出现的法律主体其中一方是以公权力姿态出现的国家主体,那么适用在这个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就是公法;反之,如果双方没有出现这样的主体,就是私法。
资金所有权角度
“公”通常指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持有国有资产单位的资金;而“私”则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所拥有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