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标本
时间:最好是早晨起床时咳出的痰,因为这时痰液较多且较为浓稠。
方法:患者应先用漱口液漱口以清除口腔内的杂菌,然后用力咳嗽,将深部的痰液咳出。对于有出血危险的患者,应避免用力咳嗽。
痰液的存放:咳出的痰液应放在专用的无菌容器中,并加盖,尽快送往检查室。痰液在室温下可存放2小时,建议每天送检一次,连续2-3天。
痰液的细胞学筛选
涂片:将痰液直接涂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标准:每低倍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数小于10个,白细胞数大于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与白细胞数目比例为1:2.5,可认定为下呼吸道痰液,属于合格标本。
标本预处理
洗涤:使用20ml的生理盐水洗涤痰液两次。
稀释:使用10ml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消化:加入1%的蛋白酶溶液,pH值为7.6,消化90分钟后接种。
染色镜检:进行染色镜检以进一步确认痰液的来源和性质。
接种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痰标本应接种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平板和血琼脂培养基上。
培养时间:培养时间为18~24小时,期间需观察并记录培养结果。
观察结果
细菌种类:通过培养可以检查出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歧杆菌、绿脓杆菌、厌氧球菌等常见细菌。
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避免滥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避免污染:确保痰液标本不受口腔杂菌的污染,特别是唾沫不能作为痰标本。
及时送检:痰液标本应在1-2小时内送检,避免在室温下存放过长时间,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连续送检:对于痰量较少或无痰的患者,可以采用雾化吸入或物理方法诱导痰液,并连续送检2-3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痰培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