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形态特征如下:
茎
荆芥的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并布有短柔毛。茎的基部通常带紫色,四面有纵沟。
叶
叶片对生,通常为指状3裂,偶有多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1.5~4毫米,中间裂片较大,两侧裂片较小。叶面两面均被白色柔毛,下面具有凹陷腺点。
花序
轮伞花序密生于枝顶而形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长2~13厘米。苞片叶状,线形。花萼狭钟状,长约3毫米,直径1.2毫米,具15脉,萼齿5,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唇形,青紫色或淡红色,上唇先端2浅裂,下唇3裂,中间裂片最大。雄蕊4,二强。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2。小坚果4枚,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褐色。
花果期
花期一般在7月至9月,果期在9月至11月。
生长环境
荆芥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等生存条件要求不严,因此在中国的南北各地都有种植。
药用价值
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可药用,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效。荆芥穗单独使用具有更强的疏散头面之风的作用。
这些特征使得荆芥在药用和观赏方面都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