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无疑是现行几种攻读博士学位方式中最为经济的一种,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看似最为经济的读博方式,其实却也是最难毕业和风险最大的一种方式。
直博二年级的女儿今年春节难得拥有两周的假期,年前好不容易费尽周折总算赶在除夕前到家了,过完春节却并没有如往年那般四处走动,而是将大多数时间关进了书房,苦苦攻读自己面前那硕大的一本文献。不是她不想多些时间玩耍,也不是不想多陪着我们说话,只是她赶上了直博生须要面对的中期考核(博资考)。

一份资料显示北京某大学的直博资格考试与选题报告同时进行:
资格考试应该在入学后三年内完成。组成资格考核委员会,学生本人导师不得参加委员会,但是可以推荐信的形式提供导师意见;
第一次博士生资格考试/选题报告在学生的二年级下学期(五到六月份)进行(20%以上的必不通过率),未通过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十到十一月份)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未能通过者,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应予以分流。入学第6 学期结束前,
仍未通过资格考试/选题报告者,则该必修环节考核未达到培养方案规定要求,应予以分流。
直博生可申请转为硕士生培养;普博生以及不申请转硕的直博生可申请退学,否则学校予以退学处理。
考核内容为学生对导师实验室内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总结,在考核前提交正式的书面研究计划(proposal)(要求全英文书写),并在资格考核时,就其研究计划,研究进展,preliminary data、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等以ppt 报告的形式对资格考核委员会进行汇报和答辩;
学生博士资格考试/选题报告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成员以匿名投票方式决定,得票数超过半数以上即为通过。同时获得“资格考试”与“选题报告”各1 个学分。

直博生除了需要面对中期考核,更面临着失去博士资格而转为硕士,甚至直接劝退而一切归零的风险,最终几年的时光都将白费,却还只能是个本科学历。
面对这么一个中期考核,任何一个直博生都会感到压力山大。更何况,即便是中期的资格考核可以顺利通过,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的通向最终的博士毕业。博士生延迟毕业基本已成常态,成为每一个博士生的梦魇,没有人想要多熬上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才能毕业。毕竟选择直博更多的一定是看中它比其它方式更快捷,读博的时间理论上更短。
所以,选择直博的同学除了对自己要有着清醒的认识,更应该对科研保有极大的热情,对未来面临的风险可以坦然接受。如果不能清醒的分析利弊,只是一味的贪图直博的便捷和经济,极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确定的麻烦。
对于那些对自己从事科研信心不足,对风险的心理抗御能力有限的同学,选择硕士毕业后再读博士或者硕博连读都不失为最为稳妥的方式。

看着孩子她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鸡汤推开书房的门,这情景像极了每一个即将迎接高考的家庭。我们好像要将那些高考的日子重新过一遍,只不过,这一次更短,短到两天后孩子又要踏上返校的行程。
每一个读博的人都在经历一场艰苦的修行,直博生更甚。每一个博士生的家庭同样经历的更加丰富。家有博士生,感受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