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术语中,房屋构造部分有个叫“女儿墙”的名词。女儿墙到底是什么墙?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女儿墙在建筑中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女儿墙”是什么?
女儿墙(又名:孙女墙)是建筑物屋顶周围的矮墙,除了维护安全的主要作用外,也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可上人的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

图中红色框选墙面为“女儿墙”
可上人屋面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可上人屋面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能固定油毡。
“女儿墙”名称的由来
关于女儿墙的由来,自古以来有着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一个凄惨的传说故事。
传说有一个古代的砌匠(泥水工),忙于工作,不得不把年幼的女儿带在左右,一日在屋顶砌筑时,小女不慎坠屋身亡。匠人伤心欲绝,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之后就在屋顶砌筑一圈矮墙,后来人们就起名“女儿墙”。

图中红色框选墙面为“女儿墙”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古时候的确就已经有女儿墙的说法,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在许多古诗及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写道:“只见女墙边虚所搠旌旗,无人守护。”这里的“女墙”一词,就是指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在反击敌人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