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 违法侵权行为,具体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以下是可能涉及的罪名及相应的法律规定:
招摇撞骗罪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同样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诈骗罪
通过他人身份骗取财物的,构成诈骗罪。行为人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利用工作关系对本单位环境、情况等比较熟悉的方便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较大。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
在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场合,使用伪造、变造或盗取的他人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保卡、驾照等证件,情节严重的,将面临拘役、管制及罚金的惩罚。
侵犯姓名权罪
盗用他人姓名或冒用他人姓名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侵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人格权利。
窝藏、包庇罪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合同诈骗罪
冒充他人身份进行合同诈骗的,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综上所述,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可能触犯多种罪名,具体罪名及刑罚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姓名权和身份权,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