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奉节县以街道市民议事制度为抓手,通过“调研走访—协商共议—跟踪落实”闭环机制,充分发挥议事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生问题精准解决,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制度筑基 构建“民呼我应”新格局
针对街道无本级人大、群众参与渠道有限等难题,奉节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借鉴全国各省市、重庆其他区县先进经验做法,结合奉节实际,在积极争取奉节县委的支持下,以县委的名义出台了《建立街道市民代表议事会议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
指导意见明确议事代表推选标准、职责权限及建议办理流程,议事代表覆盖社区干部、乡贤、行业代表等群体。通过“代表联络站+网格走访”模式,议事代表常态化收集群众诉求。如,夔门街道议事代表推动奉溪东路金盆段道路修复,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鱼复街道通过“老茶坊”议事点收集居民意见70余条,推动道路拓宽、化粪池清掏等难题高效解决,群众满意度达98%。
闭环管理 推动“民忧我解”见实效
奉节县建立“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全链条机制,确保议事成果落地见效。针对小区自治难题,夔州街道议事代表调研提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成立物业公司”“制定规范化管理标准”等建议,推动胡家社区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完善健身设施、优化垃圾清运路线;针对清水场镇改造,代表们收集道路黑化、停车场建设等14条建议,协调住建、交通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工程实施。
此外,对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专项调解小组,如真武村土地纠纷中,议事代表通过5次院坝会、17次入户走访,梳理23条意见,推动优化土地分配方案,化解持续4年的矛盾。
多元共治 绘就“民盼我办”新图景
奉节县创新“议事+监督+评议”模式,激发治理活力。议事代表全程参与民生项目监督,如鱼复街道代表督促电梯加装工程调整选址、拆除违建,保障居民采光权益;夔门街道代表推动金盆段道路修复后,定期回访评估使用效果。
同时,建立“群众评事”机制,通过院坝会、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检验成效,2023年以来,4个街道累计解决停车位规划、排水管网改造等民生实事27件,群众参与率达85%以上。
奉节县通过制度赋能、实践深化,让街道议事代表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与“助推器”,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提供了鲜活实践。(陈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