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舞台上,健康问题总是如影随形,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弦。前几天的一个普通下午,城市中一处忙碌的工地正渐渐褪去喧嚣,准备迎接短暂的宁静。53 岁的方师傅,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走向停在一旁的电动车。他熟练地跨上电动车,正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可就在这时,意外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方师傅突然感觉右脚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住,使不上一点劲儿,紧接着,手脚开始发麻,那种麻意就像无数小蚂蚁在皮肤上爬动,让他浑身不自在。还没等他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阵眩晕袭来,他的身体失去了平衡,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地瘫倒在地。周围的工友们见状,顿时惊慌失措,他们围拢过来,呼喊着方师傅的名字,可方师傅已经无法回应。在这紧急关头,一位工友迅速掏出手机,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声音中带着焦急与紧张。

很快,120 救护车风驰电掣般赶到了工地,闪烁的警灯仿佛在为生命开道。医护人员迅速将方师傅抬上救护车,一路拉响警报,朝着附近的医院疾驰而去。到达医院急诊室后,医生们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治。他们首先安排方师傅做了磁共振检查,随着仪器的运转,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方师傅被确诊为 “急性脑梗死”。为了进一步了解病情,医生又为他进行了抽血检查,结果显示,方师傅的甘油三酯高达 6.5 mmol/L,低密度脂蛋白也达到了 4.2 mmol/L,这两项指标严重超标,犹如两颗定时炸弹,威胁着他的健康。
幸运的是,由于工友们送医及时,为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医生们当机立断,给予方师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整个病房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医生和护士们密切关注着方师傅的各项生命体征,每一次数据的变化都牵动着大家的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奇迹终于发生了,方师傅右脚的力量逐渐恢复,血管也成功再通,并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那一刻,病房里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在方师傅病情稳定后,医生和他进行了一次交谈。方师傅满脸疑惑,忍不住向医生问道:“医生啊,我在工地干活,天天都在活动,人也不胖,怎么就突然得了脑梗呢?”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你虽然日常活动量较大,但饮食方面却不太注意。你吃了太多的肥肉、油炸食物,这些食物会让血脂升高,血管就容易堵塞,最终引发了脑梗。” 方师傅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在工地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工友们每天体力消耗巨大,需要大量食物来补充能量。于是,高脂肪、油炸类的肉类食物便成了他们餐桌上的常客。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长期这样的饮食习惯,正一点点侵蚀着他们的健康。久而久之,高血脂问题悄然出现,而高血脂正是诱发脑梗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今,脑梗死已成为我国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其发病形势愈发严峻,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甚至已跃居威胁国人健康疾病的首位。根据权威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9》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 2.7 亿高血压患者,1.1 亿糖尿病患者,1.6 亿血脂异常患者,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脑梗死高发的严峻现实。另外,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Lancet》的数据也显示,全球 4 成的脑梗患者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脑梗病例超过 200 万。这一现象,不仅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更与国人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中老年朋友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有 4 类食物一定要少吃。
油炸食物,这类食物可谓是健康的 “隐形杀手”。像香喷喷的肥肉、金黄酥脆的炸鸡块、圆滚滚的炸丸子、鲜嫩的炸鱼、香脆的炸薯条、松软的油饼、细长的油条、独特的面窝等,它们看似诱人,实则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脂肪,而且热量高得惊人。经常食用这类食物,很容易让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有研究表明,与较少食用油炸食物的人相比,那些摄入过多油炸食物的人,发生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高出 28%,这个数据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腌制食物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咸鸭蛋、咸肉、香肠、腊鱼、腊肉、泡菜、罐装肉等,这些食物在很多家庭的餐桌上都能见到。然而,它们的盐分严重超标,脂肪含量也不低。长期食用,会慢慢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对血管造成极大的损害。更为严重的是,这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致癌物亚硝胺,这会大大增加患胃癌、肝癌、肠癌等疾病的风险,就像在身体里埋下了一颗颗危险的 “定时炸弹”。
动物内脏,光是听到爆炒猪肝、醋溜肝尖、爆炒腰花、红烧肥肠、火锅涮猪脑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流口水。确实,这类食物味道鲜美,适当食用可以补充一些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内脏是脂肪代谢的器官,其饱和脂肪含量很高。如果摄入过多,对血管的危害极大,就像给血管穿上了一层厚厚的 “脂肪铠甲”,阻碍血液的正常流通。

高糖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糖果、奶油蛋糕、夹心饼干、爆米花、香甜的奶茶、清爽的可乐、雪碧等,这些食物总是能轻易地勾起我们的食欲。糖分有助于脑内多巴胺的分泌,能让我们感到开心、兴奋,所以甜食对人们有着很大的诱惑力。然而,高糖食物不仅含有大量的糖,还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这种脂肪比饱和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更大,甚至已被世卫组织拉入了 “黑名单”。哈佛医学院曾对 8 万名护士进行了一项历时 14 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吃反式脂肪者(占总热量 2%)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1 倍,而多吃动物性油脂者,比如肥肉(占总热量 5%)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仅高出 0.17 倍,两者相差 6 倍之多。

这意味着,在影响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方面,反式脂肪比肥肉还要糟糕 6 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日常吃的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它们都属于高碳水化合物,如果食用过多,同样会导致血糖血脂升高。所以,建议大家在晚餐时,可以少吃这些主食,选择燕麦粥、红薯粥、杂粮粥、蔬果沙拉等食物来代替。
通过方师傅的这个真实案例,相信大家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