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工程师红利”充分释放,中国工业第一城如何批量培育“产业猛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35:00    

开栏语

深圳是全球人才实现梦想的热土。在这里,有一群“零跑者”。他们带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和热情、追逐梦想的渴望与决心、求是创新的态度和追求,在千行百业锐意进取、拔节向上,让深圳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和创新活力的人才之城。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推广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深圳市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经验成果,深圳市委组织部联合南方日报特推出《解码深圳“零跑者”》系列报道,集中展示近年来深圳各区、各单位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创新亮点举措暨“零跑者”优秀项目,充分激发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敬请垂注!



让“工程师红利”充分释放,中国工业第一城如何批量培育“产业猛将”?

在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顶层的观景平台俯瞰,珠江入海口的潮涌与湾区天际线的律动在此交汇。从宝安出发延展至整个深圳,这片土地见证深圳作为“世界工厂”的崛起。

曾几何时,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近百家制造企业,流水线上的打工人潮曾让“深圳速度”具象化为每分钟装配45部手机的产业神话。而今,这片土地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人才革命——流水线旁戴着防静电手环的工程师,取代了手持螺丝刀的操作工;实验室里跳动的光谱仪曲线,替代了车间告示牌上的计件工资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传统制造业遭遇转型升级阵痛,当“工程师红利”取代“人口红利”成为新赛道。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的深圳也曾面临制造业人才短缺、人才分布不合理、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

如何批量化培养高质量工程师人才?深圳以“制造业当家”的定力,在产业与人才的交汇处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一计划聚焦产业发展深化人才评价改革,以坚持自主培养为总体思路,从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服务四个方面推出九大行动31项举措,致力打造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工程师队伍。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加紧培养一支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队伍,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多年实践,发轫于深圳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已逐步探索出一条立足产业、重点引进、自主评价、联合培养的有效路径,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样本。


眨眼一瞬间,穿透数厘米厚的钢板;行云流水般,切割复杂细微的零件……激光切割设备实现高精度效果的背后,离不开数控系统精准的算法控制。而如此炫目的技术突破背后,离不开深圳市大族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封雨鑫日复一日地研究攻关。

作为深圳市宝安区首批首席工程师,封雨鑫长期专注于控制技术与数控系统的研究,完成了大型研发项目十余项,突破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完成了激光切割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的全自主研发,使得国内激光产业摆脱了对进口数控系统的依赖。

宝安区是深圳的工业大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创新动力强劲。但是由于缺乏高校和科研机构,实训阵地不足,培训资源分散,导致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中高端产业人才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如何破局?宝安充分发挥企业用人主体的育才功能,激发企业育才活力,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重要抓手,变“选拔人才”为“筛选单位”。

宝安区聚焦智能终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多个重点领域,突出头部企业引领作用,制定重点产业集群重点企业试点名录,支持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技术优势、发展方向等,通过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方式,从技术研发、生产一线等岗位评选认定了首批20名“首席工程师”,纳入杰出工程师培养计划100名,发放启动资助160万元、日常运营资助50万元。

什么人可以被认定为“卓越工程师”?宝安通过专项调研、专家研讨等方式,明晰工程师在突破“卡脖子”技术、解决新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作用,归纳梳理为“直面一线”“解决问题”“传承技艺”3个核心要素。

“直面一线”要求以技术立业,身在车间、实验室、班组前沿;“解决问题”要求以业绩为先,能带来技术突破、推动产品落地、效益提升;“传承技艺”要求秉承“师”的精神,能传道授业解惑,对后辈不吝赐教。

把工程师的价值坐标重新锚定在车间里,形成“金字塔”式人才梯队。这种将评价权下放企业的做法,正如任正非所言:“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指挥战斗。”

宝安作为产业大区、制造强区,深圳“20+8”产业集群均在宝安有所布局,其中千亿级产业集群7个、上市企业77家,产业链完备、产业门类齐全、产业生态多样,是典型的工程师人才培育试验场。

在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培养工程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然而,不同于一般的学龄教育和校园教育,一个出色的工程师很难在书本和实验室里获得成长,只能在产业一线“老师傅”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和反复锤炼中获得进步。

基于此,宝安区发挥“首席工程师”在技术攻关、名师带徒、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设立“首席工程师工作室”,鼓励企业培养更多优秀工程师,形成“以才聚才”集聚效应。

在首席工程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宝安区首创的首席工程师自主评价模式和杰出工程师自主培养模式更受企业青睐。

“我们这个行业对口的专业人才很少,基本上都是先招聘一批相关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再一步步经过系统化培训、培养出来。”在封雨鑫的推动下,大族智控常年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高校保持紧密合作,实行定向的人才培养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目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30%。

封雨鑫坦言,设立首席工程师工作室,不仅为公司内部人才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培养平台,还借助政策与资源支持,有效促进了人才引进。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确保了人才梯队建设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工作室在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传承及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明确了发展目标,优化了研发流程,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蔡哲豪也是企业自主培养的首席工程师。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在欣旺达较为完备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中不断学习精进技术,突破了电阻焊焊接工艺技术瓶颈,为业界首个笔记本电池封装自动线项目实现量产发挥关键作用,掌握平板电池产品电阻焊平行点焊关键技术工艺,彻底解决了自动线电阻焊工艺锡溅、少点和粘针等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如今,借助首席工程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他屡屡带领工作团队开展多项技术攻关,还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公司培养多名杰出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不断注入创新“血液”。

大国博弈时代,衡量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除了工业、贸易、科技等硬核指标外,更重要的是城市的链接力。

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制造业品类最齐全的城市,多项工业品位居全国乃至全球首位,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际产业链的稳定。

在深圳,完善的产业链使得“一天内找齐上下游,三天内做出产品”广为流传。而在产业链的舞台上,工程师们无疑是主角。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将一个个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着产业链不断向高端攀升。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深圳制造业持续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

2025年深圳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一并提及“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投资家精神”。这充分说明,对于以成果产业化见长的深圳而言,产业链的优势归根结底是工程师人才的优势。深圳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工程师红利。

释放工程师红利,这不仅体现在工程师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其质量上。为此,深圳统筹多方力量,推动支持保障从“单一发力”向“多维支持”转变,致力于为工程师提供全方位、贴心的专属服务。

宝安区提升工程师群体待遇“硬激励”,给予首席工程师工作室启动经费、持续性运营经费等支持,将首席工程师队伍参照B档高层次人才标准,享受子女教育、安居保障、医疗保健等“最高礼遇”。提升工程师尊严体验的“软环境”,将其奋斗故事收录《宝安人才风采录》,推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增强对工程师身份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

在住房方面,深圳通过建设人才公寓、提供租房补贴等方式,缓解工程师们的住房压力,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和生活。

在教育领域,深圳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本地高校合作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为工程师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培养下一代创新型人才。

在医疗保健方面,深圳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工程师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定期体检、专家会诊等服务,保障工程师的身体健康,使其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从“技术蓝领”到“创新极核”,深圳为工程师人才进行价值重估,为工程师人才培育向上的生长空间,为中国智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关文章
“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官方通报
2025-04-19 16:46:00
从日常穿戴到探索太空,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
2025-04-19 08:30:00
当县城女人成为主角,《云落》作者张楚: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独特的“胎记”
2025-04-19 07:54:00
张正萍:用“重庆造”打破外国品牌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垄断
2025-04-18 12:14:00
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公布!
2025-04-18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