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自带食材,按照手机上提前预约的时间到达厨房,就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出与家里一样的可口饭菜。6月10日,晋城市人民医院的“共享厨房”免费对外开放,经过20天的运转,这间飘着饭香的“共享厨房”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

现状:“共享厨房”颇受欢迎
“2号楼4层,‘共享厨房’开始运行,如有疑问请联系:2065344。感谢您的配合!”6月29日11时30分,接近午餐时分,走进晋城市人民医院2号住院楼,顺着楼道内醒目的提示标志,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很快找到了设在4楼产科病区门口的“共享厨房”。

走进厨房,破壁机、电磁炉、蒸锅、切菜机、搅拌机、碎肉搅拌机等设备环墙摆放,整齐有序,餐桌、抽油烟机、“共享调料柜”“爱心饭盒站”及布制围裙应有尽有。

在整洁明亮的“共享厨房”内,有两名妇女正在灶台前忙活着。“在做什么好吃的?”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笑着问正在电磁炉上做饭的一名中年妇女。“西红柿面!”她含笑应道,“我女儿刚生了孩子,我按照‘月子食谱’给女儿做碗家常饭,多放些她喜欢吃的绿色蔬菜。”另一名妇女在切菜机上切好了黄瓜丝,准备为在外科病房住院的丈夫做凉拌面。
环顾“共享厨房”,不仅张贴着《哺乳期妇女读懂膳食指南》《产后饮食图谱》,也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成人高血压养食指南》《成人高血脂养食指南》《解锁你的营养早餐开启一天好活力》《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最好的营养师》《常喝饮料含糖量表》等科普海报,向患者和家属温馨提示合理饮食的常用知识。

中午12时许,一名妇女端着餐盒走进“共享厨房”,餐盒里放着熟牛肉片和一颗煮熟剥了皮的鸡蛋,牛肉下面是清洗过的蔬菜和淘过的生大米。“家人在二楼的心胸外科住院,想吃糊状流食,我就预约时间来给他做顿家常饭。”她边说边将食材倒入破壁机里,“生病住院的人都想吃家里做的饭,可在家里做好再送到医院费时费力,到了病房饭口感也差了。现在好了,在‘共享厨房’现做现吃,还能根据医嘱调整盐油用量,都是营养餐。”
一名妇女端着打好的鸡蛋液来到“共享厨房”,放入蒸锅内后,与在场的专业服务人员商量:“我女儿还输着液体,离不开人,麻烦蛋羹蒸好后喊我一声。”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放心地返回病房去照顾女儿。
据了解,“共享厨房”仅限在晋城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家属使用,事先需出示患者住院证明及本人身份证。“是为保障术后及特殊病种患者饮食需求,仅向‘需制作流食、软食等特殊饮食的患者家属’免费开放。”“共享厨房”专业服务人员介绍,“为避免厨房内出现拥挤,每名患者家属单次使用人数不超过两人,时间不超过1小时。‘共享厨房’开放时间为6时-13时、14时30分-23时。除双休日预约人数相对较少外,周一至周五厨房的使用率非常高。”
“共享厨房”内设有“共享调料柜”“爱心饭盒站”。由于患者口味各异,前来做饭的患者家属所用的调料均为自带。专业服务人员现场不时提醒患者家属:“为避免食物腐败变质滋生虫害,勿将待加工的食品带回病房存放。剩余的蔬菜等食材可放进‘共享厨房’内提供的专业冷藏设备内存储。”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打开名为“爱心饭盒站”的立式冷藏柜看到,患者家属将剩余食材放入贴有编码的保鲜盒内后,整齐摆放保存在冷柜中。
初衷:希望患者能吃到“家里的饭”
晋城市人民医院“共享厨房”的出现源于一次相关的深入调研。该院在调研中总结出住院患者普遍面临三大饮食痛点:外售餐食难以匹配特殊病种需求,自带饭菜保温不易,孕产妇、术后患者等特殊群体个性化餐食制作不便。
本着服务创新的理念,该院后勤部门与护理部、院感科等多科室联手,用两个月的时间将医院闲置空间改造升级,让这里不仅成为产科妈妈的“月子餐厨房”,更成为全院患者的“饮食服务站”。
截至6月底,“共享厨房”已为医院18个科室200多个家庭提供服务,患者饮食满意度从68%跃升至92%,陪护家属日均备餐耗时减少2.5小时,特殊饮食制作差错率归零。
“共享厨房”的开放不仅解决了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更悄然培育着医患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并催生医患间的良性互动——患者家属主动捐赠清洁工具,并在留言本上写满“用后已清洁”“感谢医院”的温暖话语。
“我们打造‘共享厨房’和温馨陪护病房,就是想实实在在解决患者的难题。很多患者长期住院吃不好住不安,家属也跟着揪心。免费设立‘共享厨房’,就是希望家属能亲手为患者做口热乎的饭,尝出家的味道。而陪护病房里,医院从舒适的床铺到便捷的设施,每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就是为让陪伴更安心。现在大家在厨房里分享菜肴、在病房里踏实照料,医院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要成为患者的第二个家,给患者带来战胜疾病的底气和力量。”
该院后勤管理中心负责人杨育霞表示:“‘共享厨房’不是终点,而是后勤服务转型的起点。”医院正在谋划服务升级计划:与营养科合作开发“扫码即得”的定制食谱,涵盖术后餐、糖尿病餐等专业配餐方案;上线微信预约系统,实时显示设备使用状态;组建“暖心帮帮团”,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患者提供代买食材、辅助烹饪等志愿服务。未来还将设立“爱心食材柜”,接收社会捐赠的母婴专用品和慢性病适用食品,让温暖持续传递。
来 源: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李吉毅
责任编辑:曹 锐
校 对:张晓燕
值班主任:费 煜
值班编审:谢 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内容及图片视频如涉及侵权等问题
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