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总要去趟武汉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1:25:00    


2025年“五一”假期,

天南海北的游客

又把武汉

推上了全国TOP榜单: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

武汉东湖客流位列全国第二名

黄鹤楼“五一”首日门票预订量全国TOP1

《新闻联播》连续5天4次聚焦武汉

……



“武汉什么时候成了旅游城市?”

社交媒体上,

武汉旅游各种名场面频出。

是的,武汉真的很红!



“黄鹤楼前凤凰的金翅

差点戳到我手机屏幕上!”

2025年央视春晚武汉分会场

8分钟短片《星汉耀江城》播出后,

网友的这句调侃引发热议。


这场视觉盛宴中,

编钟奏响千年楚音,

虎座鸟架鼓、黄鹤楼等

文化符号交相辉映,

全国观众第一次如此直观地

感受到楚文化的震撼。



春晚效应迅速发酵。

春节期间,

湖北省博物馆每天开馆前,

门口就排起了千米长队

几个月之后,

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刚刚过去的“国际博物馆日”,

湖北省博物馆获得

2025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今年春节期间,

黄鹤楼单日客流突破2.8万人次

年轻游客占比达到65%。

武汉随即推出“登名楼 观名博”

荆楚文化之旅线路。

“让游客触摸到文化的肌理。”



新晋“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也迎来参观高峰,

向游客展示

武汉3500年的建城史。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5年来参观人数翻了3倍



“这哪里是赏樱?

分明是闯进了诗画里!”

3月,杭州游客林琳

武汉大学樱花大道发出惊叹。

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武汉

赏花韵、听花音、点花妆……

一抬头便是“烟花三月”的盛世画卷。


昙华林历史街区

变身“樱花人文小镇”、

江汉路书店的露台上,

飘落着粉色花瓣雨,

音乐人在西北湖樱花树下

开起音乐会,

引发全场大合唱。



数据印证着

这场“场景创新”的成功。

业内人士评价,

“当别处还在卖门票时,

武汉已经把整座城市

变成可触摸的‘中国春天博物馆’。”


从单纯的赏花胜地到文化IP的崛起,

樱花季超300场主题活动、

汉马消费总效应接近3亿元、

“蒜鸟”文创销售量突破10万只……

数据火热的背后,

见证着武汉“春天文化”的蜕变。



“五一”假期,

“2025长江旅游季·长江甲板声浪派对”,

“古琴号”化身江上热力引擎,

甲板成巨型舞台,

游客们尽情享受“流动的音乐节”。



长江大桥的绝美落日、

江边“一棵孤独的树”、

框住了长江二桥的藤蔓洞穴、

烟雨中的鹦鹉洲长江大桥、

杨泗港长江大桥的桥下空间等,

在年轻人的镜头和分享中火爆全网。


中国旅游日当天,

武汉文旅官宣:

“武汉送你10万朵栀子花”。

江汉路的栀子花市集,

武汉与长沙、南昌、岳阳的

“交换周末旅游计划”,

邀请年轻游客“互相串门”。



数据显示,

随着2025长江旅游季开启,

武汉酒店在“五一”假期期间

预订率达九成以上,

“两江游览”项目收入

同比增长16.5%,

印证着这场青春叙事的成功。


如今,站在黄鹤楼上远眺,

但见长江奔涌,

千年文脉与青春活力在此交汇。

用“元宇宙编钟”让历史可触碰,

用“樱花音乐会”让春天可感知,

用盛大的“江上派对”让长江可互动。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

“武汉让世界看见——

这里不仅是‘通衢’,

更有长江文化之‘魂’。”


这里是武汉,

大江的豪迈、

城市的活力、

千年的文脉,

都在向世界讲述着长江的故事。

(来源:长江日报)

相关文章
“总要去趟武汉吧!”
2025-05-21 11:25:00
【寿光】跟着“强国”来研学——以“研”促学,“学习强国”线下空间助力汉字文化研学
2025-05-20 14:29:00
中国经济圆桌会|携程:旅游平台为“中国游”提供更优质服务
2025-05-19 14:25:00
潍坊市博物馆:当千年文脉遇见未来之光
2025-05-19 10:39:00
2025青海文化旅游节今日启幕
2025-05-19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