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国家的根基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市,农业的稳健前行关乎着广大农民的福祉,更与城市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而农业龙头企业,犹如农业发展的“火车头”,凭借其强大的引领与带动作用,成为推动我市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粗放迈向精细的关键力量。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最新名单,我市13家企业成功入选。至此,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跃升至5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5家。

政策扶持——为农业龙头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种中药原药材,放入一台基因检测设备,30分钟后,药材的产地、真伪等信息便一目了然……在位于河南省禹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园的禹州市厚生堂中药有限公司,方便快捷的中药检测技术令人惊叹。
该公司总经理尹百灵介绍,除了行业领先的检测技术外,该公司还研发出中药“无汁蒸制技术”,克服了传统工艺蒸汁多、工艺复杂、有效成分流失等多种行业难题。该公司因此先后获得25项国家授权专利,年销售额从400多万元增加到如今的1亿多元。
“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尹百灵说,“从人才引进到项目融资,再到享受各类政策红利,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
近年来,我市将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置于关键位置,紧密围绕粮食、花木、蔬菜、中药材、蜂产品等优势产业,全方位夯实发展基础。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政策扶持与资源倾斜下,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强势崛起。它们以加工集聚地为产业核心,联合金融、物流等相关服务机构,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多元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紧密捆绑,构建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不仅让周边农户深度融入市场,还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一个日产2万个菌棒、每4.3秒就要产1个菌棒的食用菌制棒厂,会是怎样的繁忙景象?
河南世纪香3层的制棒车间内“静悄悄”的,生产线上很难看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全自动配料、装袋(瓶)、灭菌、冷却、无菌接种一体机。搅拌机绞龙匀速旋转,搅拌好的基料被自动输送到料筒,自动化套袋装置迅速为基料套袋、插棒封口,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个个加工完成的菌棒“排队走下”流水线并自动入筐,然后上了7层灭菌车。
“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制作菌棒,每名工人每天只能制作300个菌棒,日产2万个菌棒至少需要60多名装袋工人,现在只需要4名工人。”河南世纪香总经理李伟鹏介绍,借助自动化设备,2条生产线就能搞定800万棒的年产量,5000平方米的制棒车间仅需3名工人。

蘑菇培育车间
作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联盟盟主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河南世纪香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星创天地、全国农业创新创业实训孵化基地等创新优势,把先后研究开发出的13个食用菌新品种、63项食用菌安全生产加工关键技术及100多项专利等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着力打造白灵菇等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食用菌精深加工和出口基地、三产融合发展世纪香食用菌产业园。
科技创新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品牌建设——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
近日,建安区陈曹乡中原种业创新示范园内,67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生机盎然。工人们正抢抓农时,种下新一年的“甜蜜与希望”。
作为河南鼎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试验基地,中原种业创新示范园是当地探索“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群、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现场。
在种苗繁育区,鼎优瓜菜研究院副院长李景超手持新培育的种苗说:“今年公司育种甜瓜超300个品种、西瓜超600个品种。花魁、越秀、秀都2号等品种,生长周期短,口感脆甜,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目前仅西瓜和甜瓜,公司已收到订单近150万株。”
据了解,河南鼎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种子企业集团,致力于挖掘种子增产潜力,与村民签订“订单式”育种及劳务输出协议,实现成果就地转化、品种就地推广,以种业为链长,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助推农产品增产、农民增收。
品牌是农业龙头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我市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硬、“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市农产品抽样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6个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聚焦提升知名度、扩大美誉度、增强影响力,持续加强品牌培育。目前,全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创建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4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产品67个,“许农臻选”商标和图案版权保护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定。
联农带农——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走进位于长葛市的河南荣华牧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标准化、钢结构的牛舍宽敞明亮、通风卫生,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科学配比、易消化的饲料,间歇传来“哞哞”声。
“你看,我们牛场采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喂养,母牛佩戴24小时体况监测项圈,夏季采用喷淋的方式始终保持牛体温度适宜。”河南荣华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齐征指着牧场内的牛说,细沙卧床,提高奶牛福利,使奶牛置身舒适的环境中,才能产出高品质的牛奶。
作为一家严格按照奶牛养殖场技术规范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的大型标准化奶牛养殖企业,河南荣华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占地255亩,现存栏奶牛1500余头,其中能繁母牛近千头,年产鲜奶7200吨左右。
该公司在牧场周边流转土地4500余亩用于种植青贮饲料,周边3000多农户直接受益。种植产生的经济效益达550万元,每户农民增收1200元/年;与长葛市古桥镇脱贫户签订“奶牛代养代工代销”协议,发放资金55万余元;扶持当地农户饲养小公牛,对每年奶牛场出生的600余头小公牛全部免费进行技术扶持饲养,助力当地村民增收。
农业龙头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且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市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企业通过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合同、保底收购等方式,保障农民收益,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双赢。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内容来源/‘我的许昌’’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