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发布厅丨开发区竞相发力 奏响振兴突破强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8:15:00    

“奋进决胜年 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召开

7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奋进决胜年 鞍山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千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高新区:

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动摇

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在“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的关键阶段,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目标,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城市更新、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努力建设产业兴、人气旺、生态美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

聚焦“又高又新”优化产业结构

地区经济稳步增长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1%,规上工业增加值16.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9%。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上向好。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9.7%,实现收官之年首季“开门红”。

一是立足新型工业化,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将稳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建圈强链”,加速构建主导产业体系,筑牢实体根基,五矿陈台沟、关宝山等重点项目投入建设,铁矿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同时,集聚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势能,巩固智能装备优势产业地位,培育清洁能源装备等未来产业,加快推进鞍山“华泰云”、荣信汇科试验中心等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是加大项目攻坚力度,扩大投资规模。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储备项目208个,签约90个、落地47个,落地完成率达106.8%,内资到位70亿元,同比增长27.2%,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78个,天石透平等新开工购地项目全部启动,项目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投产率居全市前列。

三是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和优质型企业分别达到565家和84家,占比全市30%。科技型服务业企业数量占比全市42%,营业收入占比全市90%。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1个、产学研联盟33个、技术中心217个,占比全市32%。技术合同完成额、完成率达249%,同比增长72%,科技成果转化量占全市30%;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187 个,获国家工信部通报表扬。

聚焦“宜居宜业”强化民生保障

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高新区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以更高标准推进城市建设与城乡治理工作。

一是深化城市更新,增强城市综合韧性。高标准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引入上海同济大学专业团队,科学编制更新方案,顺利完成越岭路城市更新示范路、万达北广场公园等城市更新标杆工程。全力推动居住条件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跨越升级,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及危房改造工程,涉及4778户,改造面积26.2万平方米;启动老旧电梯更新工程,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系统推进燃气、排水、给水、供热、电力等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升级,全面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筑牢城市安全运行底线。

二是推进城乡焕新,塑造宜居宜美环境。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城市品质全面升级。2025年,通过系统化、标准化作业,在城区公共空间提升上,累计完成路面、道板修复520余处,面积超4万平方米;施划道路标线近1.7万平方米,美化树池1900余处。翻新南沙河慢行步道3.3公里,完成山体公园改造1个、花卉景观路2条,配建体育公园2个、口袋公园5个, 持续开展乡村环境治理和农村垃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维修农村道路4.5公里,更换农村垃圾池47个,使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辖区道路通行效率与市容市貌品质显著提升。

三是聚焦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发展画卷。全力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水域及岸线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推进水岸环境共治;严格落实“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措施,以标准化台账、信息化手段实现文明施工、闭环管理,严肃查处餐饮油烟超标排放、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大力整治矿山周边扬尘和运输车辆脱落扬撒等突出问题,全力保障全域生态环境。

下一步,高新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地区发展和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气质”,既有“筋骨”又有“温度”。与广大市民共同守护美好家园,为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奉献高新答卷。

经济开发区: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结硕果

产业升级蓄动能 城市焕新惠民生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鞍山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振兴新突破”为引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为地区的全面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动能转换跑出“加速度”

经济发展是振兴突破的核心引擎。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经开区承压前行、拼搏实干,克服多重困难和挑战,推动全区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主要经济指标持续稳步向前。

强化招商引资优环境,围绕化工新材料、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三年累计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190余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3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额突破100亿元。强化科技创新强引领,持续出台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突破关键技术,走专精特新之路,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高成长型科技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17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建强园区平台夯基础,依托化工产业园和循环产业园入园“先天优势”,持续推进“两园”建设。三年来,“两园”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特色更加鲜明,安全环保基础更加牢固,已成为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双引擎”。坚持集约节约提效率,全力拓展闲置厂房、闲置土地等成为招商新空间,深度挖掘存量资产资源市场价值,三年来,累计盘活125处闲置资产,盘活土地面积161.02万平方米,盘活厂房、楼宇建筑面积59.58万平方米,125个盘活项目累计带来新增投资56.8亿元。

社会发展共建共享

幸福指数绘就“新图景”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经开区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公共服务持续提质。教育方面,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120个,“入学难”问题有效缓解。医疗方面,完成宁远卫生院功能提级,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满足群众的诊疗需求。社会保障坚实有力,累计新增就业8065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社区。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民生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让经开区的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管理精雕细琢

品质魅力实现“新蝶变”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经开区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持续开展对区属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实施道路更新改造工程,共计新建辖区道路175公里,维修路面6500平方米、维修道板1500余平方米。精准实施绿化工程。新建口袋公园22处,补植乔灌木2200株,铺设草坪15700平方米。高标准实施城市亮化提升工程,打造鞍山西大门特色夜景。推动环卫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现在的经开区,道路更畅通、环境更整洁、景观更优美、管理更有序,城市品质和魅力显著提升。

机制体制改革创新

管委会+公司激发“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激发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经开区大胆探索,全面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进一步优化内设机构,聚焦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行政审批、投资促进等核心职能,着重突出经济职能,把力量集中到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来,调整经济、招商部门占比达到70%以上,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已初步形成。组建经开区招商集团,重组优化招商队伍,进一步整合招商机构,集团下设3个招商要素保障服务部门+6个招商局,紧盯三大主导产业和两大园区招大引强,开展“链”式招商。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是一场攻坚战、整体战。展望未来,经开区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已进入决胜期、关键期。全区上下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聚焦目标任务,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经开力量。

千山风景名胜区:

奋力谱写全域发展崭新篇章

为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千山风景名胜区以千山景区为核心,以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定位,深挖历史、文化、生态资源,创新旅游场景设计,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以亮眼的成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文旅答卷。

文旅融合提质效

打造产业升级新高地

一是探索“文体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千山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文旅大联欢”相继走进千山;成功冠名辽篮CBA联赛,举办男篮对抗赛、越野挑战赛等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抢抓千山梨花节旅游季,通过千年银杏节、奇松节、重阳游千山、冰雪灯会等主题活动,吸引客流拉动经济增长;举办千山音乐节,让音乐赋能“文旅+”多业态融合。

二是推行“一站式”招商服务。务实招商引资,“一站式”精准服务,扎实推动千山玖号院康养小镇、商用车数据中心、俪景小区医疗康复养老、山那边森林生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推进千山温泉康养基地、“夜游千山”、千山综合加能站等项目落地见效。

三是实行“全方位”提质升级。千山、老院子、玉佛苑等A 级旅游景区持续优化游览环境,加快建设王尔烈书房、樱花大道、水潭喷泉景观、雨润梨园花卉片区,打造风铃栈道、风车广场等网红打卡点,不断推动业态持续创新;佳泰宾馆创建国家 3A 级宾馆,清水湾酒店荣获品牌酒店和金光奖;老院子窑麦面包房成为网红美食打卡地。

三年来,风景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和社零额呈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分别增长5%、156.5%、486.5%和1.3%。

民生福祉添温度

擘画幸福生活新蓝图

一是完善旅游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200万元开工建设中南部景区,涵盖服务设施升级、智能监控和信息化改造等多个方面,建成后,将实现景区南北贯通,以更加便捷安全的旅游环境全面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二是实施惠民政策。面向退役军人、教师、医护人员等为社会做出贡献群体推出免票政策;为演唱会观众和大学新生等提供免票优惠;今年3至4月,分批次对全省、全市游客免费开放,赢得广泛赞誉。

三是强化文明服务。持续开展“五大清洁行动”,提升景区卫生环境和游客体验;学雷锋志愿者为游客指引路线、解答疑问、提供帮助,他们统一着装、绽放灿烂笑容,成为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更新改造筑底色

绘就城市蝶变新图景

一是全力推进设施升级。实施热熔划设标线超3000平方米、车位400余个,缓解停车难题;完成正门露天市场和温泉市场升级改造;千山东路沿线“推挡建绿”,恢复绿地5700平方米,栽植五角枫等苗木2550余株,全面提升景区品质与环境。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千山正门、玉佛苑牌楼门、木栈道等设施845处;投入350万元重新铺装千山正门广场;新设踏雪寻梅、莲花山、许愿树、“在千山说爱你”等网红打卡景观22处;新植花灌木5200株,5A景区蝶变焕新。

三是持续景观改造。修缮二一九公园环翠阁等设施,翻新爱心广场;栽植树木400株、补植草坪7万平方米,摆放花卉超27万盆;完成多处亮化工程,投放灯饰超2万盏,节日里璀璨灯光点亮城市夜色,提升市民幸福感与城市形象。

四是深耕精细化管理。以绣花功夫粉刷玉佛山城市森林公园木质绿道10000平方米,更换防腐木1300平方米,新添清运车10台,植树7300株,还绿5.3万平方米森林资源,让“城市绿肺”呼吸顺畅,让“天然氧吧”常绿常新。

改革攻坚强动能

激活国企发展新引擎

一是向市场要发展。与国内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协议21个,引入爱尔牛奶等知名品牌;坚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打造“四季游”“研学游”“团队游”精品;开发“千千、山山”“小梨仙”卡通玩偶等文创产品,塑造系列网红品牌。

二是向存量要增量。盘活资产,通过公开拍卖经营权,将游乐园年租金从21万元提升至285万元,增幅12.6倍;打造养生休闲素食品牌;实施摊位市场化经营,年租金提高30%;新更换抖音服务商6个月创收369万元,同比增长4.1倍。

三是向管理要效益。通过债务置换,降低还款付息压力;推行“阳光采购”制度,压缩采购成本5%;发动职工参与基础设施日常维修,降低成本达15%;严查倒票逃票行为,推动门票收入持续上扬。

四是向宣传要热度。新闻联播等央媒宣传123次,辽宁新闻等省媒宣传339次;鞍山云等市级媒体宣传2357次;李晓霞、雷佳音、田姥姥等明星达人纷纷助阵,总浏览量超亿次。人民日报APP、央广网、新华社内参分别以“破局而立 焕新千山”“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一家旅游国企的焕新三重奏”“传统景区如何创新蝶变——辽宁千山景区改革焕新观察”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千旅集团的工作成绩;在2025年全省企业大会上荣获“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突出贡献企业”殊荣,在2025年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上被点名表扬。

未来,千山风景区更将乘势而上、凝心聚力,奋力谱写全域发展崭新篇章,为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风景区力量。

全媒体记者 王琳 张子律 刘云舒 李晓阳

相关文章
新闻发布厅丨开发区竞相发力 奏响振兴突破强音
2025-07-10 18:15:00
南阳家电大世界空调节全场家电钜惠销售
2025-07-10 09:24:00
铁东文体旅融合 | 唤醒沉睡资源 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2025-07-07 16:39:00
全国文物行业技能大比拼 湖南两位90后获奖
2025-07-06 21:19:00
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党建赋能锦州仓储项目建设
2025-07-06 0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