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企业取消“大小周”,不能将“显性加班”变为“隐性加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8:25:00    

企业取消“大小周”引热议:不能将“显性加班”变为“隐性加班”

近日,有平台公司宣布取消周末单休、双休循环的“大小周”工作制度,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劳动者可以获得更多休息时间,有人认为取消“大小周”可能会降低工资收入,甚至造成“隐性加班”,治标不治本。

企业为保障员工休息权取消“大小周”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更为重要的在于落实。不少人在网络上吐槽,称“大小周”只是表面现象,有的公司有“大小周”,但是周末上班那一天其实也没什么事;有的公司说是“双休”,但活儿干不完,休息时间根本不可能自己安排。因此,企业取消“大小周”后,要防止加班变成了“自愿”,更要防止“显性加班”成了“隐性加班”。

加班是用人单位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的临时性举措。但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疏于提升管理效率,为了降低成本,将两个人的工作量分配给一个人,必然导致加班。还有一些企业,对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存在决策失误、流程冗余等多方面问题,使员工陷入频繁加班的困境,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近年来,多家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取消“大小周”,多家知名企业也相继推出“反内卷”措施。企业主动破“内卷”,正是寻求从“人力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已有不少企业通过实践证明,保障员工休息时间,既能提升效率,还能增强企业创新力。

整治“隐性加班”,要调整考核导向。企业要聚焦工作效率而非工作时长,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加班。要通过优化流程、技术赋能、合理分工等措施减少无效加班。同时,企业负责人要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加强科学决策,改革工作流程,从根本上减少加班现象。

反“内卷式”加班,关键在于减少形式主义,真正创造劳动价值。企业要从制度规范上取消频繁的工作汇报,放弃把PPT的精美程度与工作态度挂钩,从效率出发优化考核体系,以人性关怀营造创新“温床”。在保障员工休息权的基础上,让他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尽展其才。

来源:半月谈

作者:丁静

相关文章
@济南企业 2025年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认定工作开始啦
2025-04-29 18:13:00
企业取消“大小周”,不能将“显性加班”变为“隐性加班”
2025-04-29 08:25:00
成都成华区举行企业首席健康官启动仪式,“进园挖宝”助推产业建圈强链
2025-04-28 16:20:00
咸宁市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8年成绩斐然 培育桂花新品种 深耕全产业链开发
2025-04-28 15:36:00
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我们这样干
2025-04-28 1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