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唐红梅)何勇是一名货车司机。
4月14日,他通过一个线上平台接单,从华凌市场运送了一单家具到客户家中。中午,他从另一个平台接单,帮客户从乌鲁木齐配货到五家渠。
与此同时的另一个物流区域,也在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订单。
在新疆海鸿国际食品物流港,商户赵刚通过线上平台查看订单,随后将货品单交给司机,货品很快就装车发往昌吉。
如今,在乌鲁木齐,类似的数字化赋能商贸物流业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不仅让货车司机的收入更有保障,也让商贸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物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畅通流通体系和强化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今年的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近日,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召开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座谈会,聚焦商贸物流企业的转型需求,邀请数字服务商出谋划策,共谋产业升级新路径。
作为乌鲁木齐发展了多年的商贸物流企业,海鸿国际物流港有商户近2000家,每天都有数千吨的货品通过物流车配送至全疆14个地州。
“以前我们发货,都是接听客户的电话,手写单子,交给库房配货,再让第三方物流公司配货,现在很多环节通过线上就能完成。”商户赵刚说,自己主要经营冷冻食品,通过数字化平台,可以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目前,新疆海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在构建供应链信息化与智慧物流体系,其旗下的海鸿国际食品物流港已布局61条运输线路、350辆货车,急需数字化优化资源调度。
新疆海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炜介绍,企业目前使用的有自研的智慧园区调度管理系统和第三方支持的仓配系统。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乌鲁木齐的园区业务在拓展,还在完善14个地州(市)的仓网布局,需要信息化来实现智慧供应链体系,希望寻求数字化企业的帮助,让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在智慧平台实现。
同样需要数字化赋能的,还有新疆禧通物流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经理黄建兵介绍,目前企业的业务主要是做同城物流,自身正在开发一套软件,希望把分散的司机集合到平台,与其他商贸类企业合作,帮助他们匹配司机和车辆。同时,该公司还在申报建设数字物流产业服务基地,希望把数字化物流企业集合到基地,为供应链上下游做好服务。
新疆安能数字物流有限公司可为物流企业的需求提供服务,其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已在多地的大型企业得到应用。
该公司副总经理杜威介绍,企业可以为物流企业和新能源物流车辆的管理提供解决方案,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企业的车队管理、司机管理、支付结算管理等,提高运输效率。
“针对物流企业的需求,我们可以定制方案。”乌鲁木齐数绘未来物流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曾佳琦说,该公司有上百家上游企业,上万名货车司机的资源,针对商贸物流企业的需求,可以精准匹配,让司机多挣钱,降低物流行业空驶率。
货车司机何勇说,因为有了多个物流平台,省去中间环节,可以直接和货主对接,自己的业务量和收入都在提升。
相比于为商贸物流企业提供解决方案来说,新疆丝路互连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路互连数字公司)还可通过物流的数字化,让数据成为资产。
丝路互连数字公司成立于2024年年底,是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功能区块、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数据交易所有限公司共建的上海数据交易所丝路合作中心。
丝路互连数字公司总经理韩振利说,该中心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的平台功能,可以提供数据服务商认证、数字资产入表、数据产品交易、数据咨询等服务。通过数据要素的有效规划,推动包括商贸物流产业在内的多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发展的“3+2”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其中两大重点产业就是数字经济和商贸物流。
经开区(头屯河区)数字化发展局局长齐江英说,在推动商贸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还将继续搭建相关行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转型需求企业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深度合作,并在人才、科研、技术创新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让各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谋求更大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