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湖,静卧于巴陵西北,依偎在洞庭之畔,与城市繁华街区相邻,宛如一颗镶嵌在城与湖之间的生态明珠,串起自然与人文的脉络。
东风湖从昔日城市的“黑臭伤疤”到现在的“城市绿心”,是城市生态治理的奇迹。特别是占地约65万平方米的东风湖生态公园,历经生态涅槃,成功塑造了滨水空间生态治理的示范性工程,荣膺长江经济带城市更新典范项目。
作为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首批示范项目,东风湖生态公园以系统化治理思维构建“城水共生”新样板,开启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新局面。

蝶变后的东风湖
航拍镜头下的夜色美轮美奂
航拍镜头里,夜晚的东风湖生态公园一眼惊鸿,美得令人屏住呼吸。
飞架湖中的弯形的桥,七彩互换,宛如无骨美女蛇变换华衣;湖畔一丛丛一片片一树树彩灯,氤氲城市夜气,镶裹着蝉翼之薄的光圈,新增另一番景致;两岸高楼的窗灯犹如天边彩幅,连通天幕,完成一幅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的绝妙闭合画作。
满湖满天灯火灿烂,而这一切又倒映湖水,风一吹,于是,满湖星光荡漾。
东风湖的由来也承载了美好。
时光追溯到1958年,岳阳整治位于洞庭湖东侧的吉家湖,一派火热欢腾。集城关居民和中学生手挖肩挑泥土,打硪喊号筑起七里山大堤,形成了一个大湖泊。也许,每当大家热火朝天汗流浃背之时,一阵阵和风吹来,让人们舒适凉爽。因此给湖泊取名时,人们从其地理位置上与风向相关的寓意出发,对其寄予美好期望,故而得名“东风湖”,寓意着如春风般给这片区域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东风湖”之名寓载了老岳阳人当初美好的希冀。不论何时,念到“东风”二字,人们还会不由地与东方之气“紫气东来”联想在一起,心中自会唤起对生活的憧憬。
东风湖默默地为城市边缘调蓄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水质,为人们保驾护航。
黑臭水体治理典范
“污染重地”蜕变为“城市绿心”
一路走来,东风湖经历了生态的阵痛。
二十世纪后期,城市的发展和扩张,人口增加,工业日渐发达,东风湖周边无序开发,工业污水直排进湖中,生活污水截流不畅流入湖中。久而久之,水质恶化至劣Ⅴ类,湖面垃圾堆积,底泥黑臭刺鼻,被居民形容为“不敢靠近的毒水潭”。
东风湖成了岳阳中心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周边好多居民受不了,被迫搬离。东风湖生态环境几近崩溃。
2017年,一缕“东风”吹醒东风湖,岳阳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综合治理,并统筹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东风湖打造成一个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
这股“东风”的力量空前强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长治久清四大措施,轰轰烈烈展开,绝不懈怠。
一组数据足可见其力度和高效。截污控源上,建成环湖截污干管13.65公里,新建污水管网7.89公里、污水提升泵站5座,彻底封堵34个排污口,实现污水“零直排”;清淤固废中,引入长江大保护首个淤泥固化场,清淤90万立方米黑臭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于绿化填筑,避免二次污染;生态修复时,种植紫薇、水杉等植被65万平方米,构建湿地缓冲带,投放微生物制剂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水质从劣Ⅴ类跃升至Ⅳ类,并稳定向好。
东风湖的启示
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的共赢之路
历经4年攻坚,东风湖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湖面碧波重现。并打造了一个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岳阳“城市新客厅”滨水公园——东风湖生态公园。2020年10月1日,面积为65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正式开园,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2023年监测显示,东风湖水质稳定达标,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候鸟翩跹成为常态,被列入湖南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作为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首批示范项目,东风湖生态公园以系统化治理思维构建“城水共生”新样板,跻身湖南省“美丽河湖”。同时,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让人们能享受“梦里水乡”般的惬意生活。此外,还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为东风湖新区建设奠定生态基础。并且,其治理模式和经验,如“厂网湖一体”治水模式等,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特别是东风湖生态公园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它更具巧思,一改传统的排水措施“堵”为而今的“疏”,形成了蓄排平衡。西瓜山雨水调蓄湿地公园是岳阳首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项目将原有的坑塘提质改造为生态湿地及人工湿地,完善了片区蓄排平衡体系。雨季来临,海绵系统收集雨水,经过收集及净化的场地和周边的雨水,分层滞留、就地消纳,排入生态湿地,另有多余的雨水则再经西瓜山电排站排放到东风湖撇洪渠。
有着城市中的“生态海绵”的东风湖生态公园,给城市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生态屏障。
人水和谐新场景
生态休闲与城市共生的岳阳样板
东风湖生态公园正以“城市绿心”舒展着岳阳人的脚步,成为市民生活的“幸福触点”。
13.3公里的环湖绿道宛如“翡翠项链”,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环湖绿道沿水岸蜿蜒,串联亲水栈道、观景平台与湿地花园。市民可骑行、慢跑或漫步,感受“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绿道两侧种植各色花种、多样绿植等特色景观,四季有花、四季有香、四季有绿、四季有景,展现四时季相变化,成为岳阳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生态公园内设置科普长廊,展示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兼具休闲游憩与教育功能;湖岸设计多层次亲水栈道,游客可近距离观察水生植物与鱼类,尽享亲水空间。
东风湖生态持续向好,湖面常有鸟类嬉戏、游弋、觅食。近年来,还迎来了白鹤、小天鹅、灰鹤、东方白鹳等多种珍稀候鸟。东风湖演绎着生态真谛,城市内芯也可成为珍稀鸟类的家园。
夜晚,灯光映照湖面,形成“星河入湖”的梦幻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的长短镜头。
白天来到东风湖生态公园,只要不是下雨,远远就能听到鼓乐齐鸣。循着乐器声,拾级而上,一片空阔出现。此处地势很高,为观景台。
上了景观台,放眼望去,满目景明。林立的新楼与成带的绿植,高矮对比成趣,环抱东风湖,而天幕在湖中静影沉璧,它们无声胜有声地奏响新时代城市生态乐章。
低眉处,景观台摆满了清一色枣红的条形板凳,有好多人休闲在此。其中,七八个中老年人,人手一件不同的乐器,正欢畅淋漓地演奏,围观者一个个兴奋异常。演奏者都是华容人,住在周边小区,共同的爱好、同在一个休闲处,令他们组建了这支乐器队。华容乐器队尽情渲染城市烟火,锣鼓、镲、二胡、手风琴笛子、唢呐等,时而齐奏,时而相斗切磋……一如东风湖周边人们随性的幸福。
这正是在大乐章下,一目了然东风湖的民生百态。东风湖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区域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协同提升,实现“生态惠民”的多维目标,人们满满的幸福感。
东风湖的蜕变,是岳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它不仅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标杆,更是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价值转化的典范。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之际,东风湖将以“城市绿心”的姿态,实现生态奇迹与文旅经济的双向奔赴,向世界展示岳阳“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担当与智慧。
来东风湖,沿绿道闲庭信步,携景观临风而立,徜徉天然氧吧,欣看鸟儿戏水……
东风湖,诚邀四海宾朋,共赏水清岸绿,共绘人水和谐新篇章!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李冰洁